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于1994年成立,现有党员1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支部党员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读1人)、硕士学位7人;50岁以上党员3人、40-49岁7人、30-39岁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9人。支部设书记、副书记各1人,委员3人。
教工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支委及支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立足于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相融合,力促党支部建设工作和团队建设并行发展,着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助推学院教学科研工作。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被评为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带头人1人,潍坊医学院首批1258人才工程学术骨干1人,获校级以上表彰奖励15人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支部逐步形成了“仁爱、奉献、创新”的价值理念,努力发挥“引领、支撑、服务”作用,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党支部工作理念:
奉献: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具有奉献意识,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具有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
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工作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仁爱:体现教工党支部的护理学专业特点,护理学教工党支部党员要具有大爱无疆的精神,善于爱生命、爱患者、表达爱、传递爱。
二、党支部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工党支部的党员,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三、工作成效
(一)提供专业服务,建立联动平台
党支部先后组织学院老年护理教研团队、基础护理教研团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队分专题到康养机构、社区、学校进行服务,深入开展公益讲座、技能培训、工作坊交流等,进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4期、护理员培训6 次,关爱失智老人公益讲座4次,养老机构安全文化讲座2次,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养老机构的专业水平,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先后和华都、鹤翔、东篱居养老院建立了支部共建、项目对接、信息共享、党建联动的交流平台。
(二)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服务意识
通过到养老机构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养老机构和老人们带去了关心、帮助和专业服务,同时也加强了党员的党性锻炼,提高了党性修养,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主动服务地方,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党支部到医养机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系列主题培训和讲座,医养机构各项能力得到了专业的提升,提升了学校和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的声誉,提升了教师的自豪感。
(四)党建和教书育人结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支部开辟四所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先后组织学生见习“老年护理”“社区护理”50余次。寓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护老敬老的人文情怀,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党建融入实践,促进科研创新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密切了高校与康养机构的联系,启发了党员的科研思路,先后以“社区服务”“老年照顾”“分级老年照顾”为主题申请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3项。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老年照护、社区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
四、工作启示
(一)坚持党的宗旨不能变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护理学院教工支部利用护理专业优势,针对社会需求,借助主题党日、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开展专业“医养融合”服务,相关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实现了专业服务地方的工作目的,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增强服务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需要
作为高校二级学院的基层党组织,护理学院教工支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区域康养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让党支部成为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地方的“战斗堡垒”,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党的宗旨的要求。
(三)必须要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提升支部党员的素养和水平,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不断增强。当前,为更好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支部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特别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实际,深挖内涵,明确党建工作及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通过目标凝聚人心,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四)必须坚持特色发展,突出竞争优势
特色是支部的重要标识,要瞄准支部发展目标定位,落实专业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特色服务社会,以特色汇聚人才,以特色推动自身发展。党支部发挥专业优势,形成了“医养健康服务”特色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医养结合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支部深入探讨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创建了“医养健康实践服务队”,以“传播健康理念”、“养老院安全教育”、“关爱失智老人”等系列主题党日为载体,通过开展政策理论研讨、公益讲座、业务指导、技能培训等,构建志愿服务为先、特色鲜明、社会认可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党建与专业发展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促进,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
(五)坚持创新是提升党建工作活力的关键
发挥专业优势,对接地方医养机构,开展专业“医养融合”服务活动是党支部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的重要内容,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活力。主题党日活动中党员教师们提升了专业素养、增强了凝聚力、锻炼了党性、启发了科研思路。